光谷马蹄莲旁,武汉鲲鹏计算产业起飞
2021年2月23日 9:20

2月18日,春节后上班首日, 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创新地标“马蹄莲”沐浴在春光里,格外显眼。不远处,位于武汉未来科技城B1栋5楼的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数十名员工在上午8点半不到就已全部到岗。没有搞开工仪式,他们只相互简短地道声新年祝福,然后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前台背景墙和南侧落地窗户之间,是属于技术部门的办公位置。3套人字形办公桌隔断依次摆开,坐得满满当当。一侧的工作台上,载有华为鲲鹏芯片的商用服务器,运行指示灯明暗闪烁,另一侧,技术人员则坐在电脑前认真工作。

一位工程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是在自主可控的国产服务器环境中,测试适配产品的应用功能及兼容性,当前有智慧消防综合管理平台等20多个解决方案在做测试验证。极目新闻记者看到,有不少方案,来自武汉知名软件企业。

更多等待测试验证的,是有望加入到鲲鹏软硬件生态大家庭的行业解决方案;渐行渐近的,是我国计算产业鲲鹏展翅之梦。因为,基于ARM架构鲲鹏处理器的商用,可以推动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云服务、行业应用等鲲鹏产业生态崛起。

2020年9月1日在光谷启用的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是这个朝阳产业的起步动作之一。其使命就是依托武汉市鲲鹏计算产业发展政策,联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产业力量,共同构建开放的鲲鹏软硬件生态和联盟。促进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等体系向鲲鹏生态迁移落地,助力武汉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

该中心启用4个多月以来,已对接如中地数码、斗鱼网络、统信软件、达梦数据库、中科通达、光谷技术等知名企业100多家,通过测试验证的解决方案57个,涵盖教育、交通、电力、政府、大企业、基础软件等众多行业。根据规划,在未来3-5年内,鲲鹏产业学院、长江鲲鹏产业园等项目陆续落地,将推动上千家软件企业加入鲲鹏生态体系。

立”在武汉,“志”在全国,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积极为国内科技型企业和生态伙伴提供鲲鹏创新研发、迁移适配、测试验证、人才培养等相关服务。鲲鹏计算产业的长期发展,将持续吸引来自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生产制造、技术培训、配套服务等各个领域的高端优秀人才汇聚,为武汉创造源源不断的产业发展活力和投资就业机会。

据悉,为培育和支持鲲鹏计算产业链在武汉的发展,武汉市政府每年安排财政拨款资金用于支持创新中心发展鲲鹏生态,最终建成产业生态完善、核心技术领先、应用场景丰富、产业竞争力较强的鲲鹏计算产业示范区,共同开创中国计算产业新时代,提升武汉数字经济新水平。